AI赋能垃圾分类,人人助力绿美全运 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走进广州校园
近日,2025年广州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秋季 “开学第一课”活动在全市学校全面启动。该活动由电子娱乐城-pg电子娱乐平台 主办,黄埔区教育局、东荟花园小学、广州城市矿产协会承办,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协办。围绕 “AI赋能垃圾分类 人人助力绿美全运”主题,全市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秋季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
让垃圾分类成为开学必修:
扣好新学年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一粒扣子
每年组织生活垃圾分类秋季“开学第一课”,为一批批即将踏入新校园、迈入新学年的学生,开展一次全员垃圾分类教育普及,是广州市加强对全市学校师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和行为引导培养的重要举措。
2025年,全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要求在第一周全面展开,幼儿园、小学入学新生至少专门安排1次活动或课堂教育,幼儿园不少于20分钟,其他学校不少于30分钟。全市各学校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示范公开课、《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学习小手册》等为基础素材,结合本校实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全面展开。自9月5日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开学第一课”公开示范课上线以来,线上课程点击量达13万,相当部分为班级集体学习分享,据初步估算,参与学习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全市3500所学校(含幼儿园)师生全体接受了一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教育。据市城市管理部门通过全国城乡建设管理信息平台了解到,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及相关课程也吸引了全国其他省、市部分学校的关注并参与学习。
创新垃圾分类教育内容形式:
AI主题联动全运绿色实践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强调要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创新教育生态。本次活动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实践,将绿色全运、绿美广州建设、垃圾分类及AI创新技术有机融合。
市级示范公开课教学活动现场设在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该校校长李晓宇就“AI赋能垃圾分类 人人助力绿美全运”向全市师生发表新学年开学寄语,学校示范公开教学课紧密围绕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这一热门主题,同时结合AI创新技术的时代潮流,把刻板枯燥的生活垃圾分类话题打造成引人入胜的“热点环保+前沿科普”的教育教学课堂,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
学生们在了解全运会筹备动态与AI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垃圾分类知识,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是日常环保的关键举措,更明确了其在助力绿色全运、建设绿美广州中的重要价值,有效提升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多元载体赋能课堂创新:
从环保认知深化到绿色素养培育
东荟花园小学刘晓雅老师是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秋季“开学第一课”活动示范公开课的主讲教师,授课内容和形式给人印象深刻。她巧妙运用巴黎奥运会领奖台、本届全运会比赛项目训练主场跑道的可回收物资源化再生应用案例,生动诠释了绿色全运与垃圾分类的紧密联系。同时,引导学生从全运会观众、志愿者等不同角色出发,思考如何在实际行动中践行垃圾分类,为全运会“降碳”贡献力量。4名学生以 “环保小老师”的身份,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知识科普,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还融入暑期实践回顾,学生们分享了走进垃圾分类宣教馆的经历,亲身感受AI智能大数据的强大作用,并与AI机器人互动交流。在AI创新实践环节,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将科技与绿色环保、运动盛事相结合。通过输入“做好垃圾分类,当文明游客”“践行垃圾分类,做好分类志愿者” 等提示词,创作出一幅幅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宣传海报,将垃圾分类知识与全运会元素完美融合。这种创新实践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更在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让学生们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在创新教育教学课堂的土壤中茁壮成长。